普工猎头登场:工匠含金量飙升

早上五点半,天才微亮,值班的莲姐急急忙忙从家骑自行车到深圳一家汽车站三楼“占位置”。汽车站三楼一分为二,一边是汽车站用地,一边则被各大人力资源公司占据,谁家早上先到,就可以抢占优势位置,便于招聘。

莲姐称,“现在工人难招,谁家都想要个好位置。”

莲姐在深圳某人力资源公司上班,日常的工作内容是负责招聘普工。汽车站已然成为了深圳各大人力资源公司的又一聚集地,一楼300米长的沿街店铺几乎全部都是招聘公司,各大店铺门口一一陈列着多块展示板,满满当当地张贴着各大制造业工厂的招聘信息:急招、电子厂、最高35元/小时、18~45岁、两班倒、加班多……色彩鲜艳的招聘宣传单满天飞。虽然前来应聘的人也络绎不绝,但穿着代表自家公司马甲的“普工猎头”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几乎可以“一对一”,甚至“一对多”向前来应聘的普工们做介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纪南在2月底介绍今年就业形势时指出,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像制造业、服务业普工难招、技术工人短缺,技术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超过2,也就是说,一个技术技能人才至少有2个岗位在等着他。

“80后”陈威老家在四川,来深圳十多年,现在也是一名普工猎头。“以前是老乡‘求’我带他进厂,现在是我‘求’他们进厂。”陈威笑着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

招聘市场变化多端,以前猎头是专门针对高级人才寻访,现在普工招工难,于是产生了专门招聘普工的新品种——普工猎头。

高价招工,猎头招一人赚一千多

上周,龙华汽车站前的广场上正举行着龙华街道2021年夏季暨户籍居民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近50家制造业企业现场招聘普工、技能型人才等。同时,从专为富士康集团招募相关人才的APP“我要聘”中可以看到,富士康各生产线都需要大量的产业线作业员。

以8月1日15时43分的数据为例,“我要聘”APP首页显示,深圳观澜和龙华厂区4个产业线还需2800人,目前共招到了1325人,距离招聘结束不到5天了,还有一半多的岗位缺口。

富士康也是莲姐的大客户之一。“岗位需求量大、工资高是富士康工厂的特色,我们每天都在帮他们招聘。”莲姐告诉第一财经,“但是现在并不好招,基本上好几天才能招到一个。”

除了像龙华汽车站等大家熟知的招聘地点,陈威更喜欢去一些工业园区周边转悠。有时带着一块招聘的牌子,往路口一放,从旁边店家处借一把凳子,一守就是一天。“现在很多工人在厂里做不久,所以在厂区门口也能招到一些人。”

陈威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现在自己算是“老人”,下面还带了七八个老乡一起招人,最后汇总到自己手里,再对接到相应的工厂。

陈威表示,现在帮企业招聘一个人,企业大约给3元/小时,一个工人一个月大概有270个工时,算下来差不多800元/月,连续给3个月。换言之,招聘一个人,如果该人做满3个月,猎头可以得到2400元的中介费。扣除一些其他成本开支,到手收入也有1000多元。

陈威还介绍,还有些企业不按工时计算,直接按人头计算,招聘一个普工给几百到几千元不等。“以前来深圳找工作的普工多啊,我一个月收入都有七八万,现在一个月就两三万元。”陈威说。

“给钱也不容易找到合适工人。”陈威表示,“现在企业肯出钱也正是因为人不好招,而且市场上各种中介公司也多了。”

供求错位 招工难上加难

过往,深圳产业类型大多还是以传统的电子设备、电子机械、食品、纺织等“三来一补”的制造加工业为主,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高新技术、金融和互联网等产业逐渐发展起来,而传统制造产业也更加强调“智造”化、品牌化、专业化。

深圳南油服装批发市场某品牌商家陈先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们也缺普工、缺技术工人,有时候订单来了,没人做,我们只能暂停接单。”

从开始的接单,批量、单一的生产,到现在推出自家的品牌,注重专利、款式、品牌发展,是陈先生扎根南油十多年来的变化。而生产线的工人似乎并没有跟上这一节奏,陈先生表示,现在最需要的是懂设计、机器操作的“年轻工人”。

深圳市人才大市场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招工难的原因之一便是供求错位,结构性矛盾突出。这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在性别、年龄、素质等方面的错位。如服装、餐饮业,大都偏向招收年龄在18~25岁女性,还有一些企业在产业升级中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招用具有一定技术和技能的熟练工人。

据了解,目前劳动密集型企业中一线工人大多数是外地人员或本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多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普遍相对偏低,更是缺乏专业技能,使得劳动者在求职时受到了诸多限制。

除供求错位之外,据记者调查了解,求职选择较多;待遇偏低,难以满足预期;企业经营模式、管理不够完善等,都是导致招工难的因素。在企业方面,他表示,很多中小微企业在用工方面仍然固守临时观念,缺少长远打算,不注重建立企业的劳动力储备、留住人才、培养人才。

官方“普工猎头”登场

不唯独深圳“招工难”,全国都面临着这个问题。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亿人,占就业人员的26.8%;高技能人才达到580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近30%。但是,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在总量、结构、培养、使用等方面,与实际人才需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社会对人才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差距不仅体现在高端人才方面,实际上大湾区内,尤其是深圳,对蓝领和灰领工人、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等需求缺口甚至更大。”深圳人才集团总经理翟斌7月中旬对媒体表示。

为解决深圳招工难题,深圳市人才集团推出2021年“我为企业找工匠”公益项目,以定制化教育、体系化对接、菜单式服务、成建制输送为服务模式,为用人单位提供技能型用工需求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同时,由政府相关部门主导,在线下不定期举办各类招聘会,同时加强校企合作。

官方“普工猎头”登场,为前来应聘的工人们,提供官方认证的岗位,也给企业招工提供了更多招聘窗口。

职业教育也迎来了春天。今年6月,《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实施了25年的职业教育法迎来大修。草案提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今年5月修订后公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也明显增加了多条关于职业教育的利好政策。

德中悦智造培训发展(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志强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目前公司主要培训的工种有电工、钳工、焊工、安全员、机器人、自动化、计算机、叉车等。针对智能制造、人工智能、3D打印、汽车、物流等方向定制化新设专业。

有了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加持,不仅为企业解决岗位空缺问题,也更为就业者提高了身价。据朱志强介绍,一般工人在培训一到两个月,便可以考取初级职业资格证书,之后再上岗则比普工月工资要高出约3000元。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