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产品经理兼职做猎头,3个月赚十万

很多职场人都在寻找如何寻找兼职,从而找到第二增长曲线,但是现实往往被狠狠的割了韭菜。

所以如何通过正当方式,低风险的赚钱,对大家其实很有借鉴意义。

今天分享曾经兼职做猎头,三个月赚到了10万真金白银的经历。

一、找到价值洼地

2016年,移动互联网还是如日中天的时候,各种新概念新模式层出不穷,那时候某聘网同样也如日中天。

某聘定位高端招聘社区,很快就聚集了一批互联网人,有了用户群体,很快上面入驻了很多猎头公司。

过去各家猎头公司都有自己的人才库,招聘人才的储备简历十分有限。

但是某聘的简历开放给猎头公司之后,大大降低了猎头公司的简历获取成本。

面对海量的人才库,流量的泛滥,意味着猎头公司从精准找人变成全网电销的找人模式。

电销式猎人造成猎头公司的猎头参差不齐,很多新兵单子拿起电话就成了猎头。

同时候选人只要刷新了简历,就会被N家猎头公司电销,造成人才过度被打搅。

呱哥当时刚从上家公司离职,刷新了一下简历,但是不堪打搅。

更气愤的是很多猎头顾问非常不专业,他们连基本的IT名词都不知道,对目标岗位毫无认知,让对话无从谈起。

不懂业务尚且可以做猎头,拿高佣金,那懂业务的产品经理是不是也可以做猎头?

懂业务的产品经理做猎头能比普通猎头更专业-这是当时呱哥找到兼职的价值点。

二、小步验证模式

抱着不专业的人可以,我更加行的朴素想法,我开始了兼职的可行性。

要找到兼职可能性,得先找到内行人的门道,并且有人相信自己可以做这个事情。

于是呱哥第一步就是在猎聘上找兼职猎头的岗位,一顿操作下来无功而返。


最后是通过一篇帖子找到了兼职猎头渠道,认识了猎头公司老板和老乡W哥,在初步的寒暄之后,对方给了我一个岗位试试,并且给了我一个猎聘子账号。

这背后能快速达成一致的原因是恰好这个岗位是偏IT行业,但是合作的猎头公司是传统背景出身。

对方需要什么,我恰好能提供匹配,所以双方在价值上有了互补的空间,一般一笔猎头费猎头公司拿到候选人年薪的20%。

老板W总愿意分享利润,所以给了呱哥合伙人的分成比例,分层比例还是很高的。

我记得是没有多久的时间,呱哥就出了一单,现在看看其实运气成分很大,但是当时给我了一整强心剂量认为模式可以跑通。

所以索性就加大时间和资源投入,准备继续干下去。

三、专业化运营

为了出更多的单子,呱哥考虑如何提高这件事的专业性。

1、扩大简历供给

猎头的本质是基于目标岗位,在全网寻找最合适的候选人,所以简历库应该越多越好才行。

除了某聘网,呱哥还盯上了当时专注互联网人的某勾网,但是某勾网当时只对企业HR开放,怎么办?

这难不倒我,这还有万能的淘宝嘛,反正当时在某勾上也可以发布岗位信息,人才库进一步丰富。

2、提高业务能力

为了提高业务能力,呱哥把甲方的所在的行业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为此还看了上几十份研报。

感谢那段看研报的经历,对自己的大局观成长非常大。

有了研报知识打底,结合岗位信息总算对甲方的互联网战略有了清晰的认识,确认对方是以支付工具切入校园领域,做社交+支付+金融的垂直行业支付宝。

对业务的清晰认识,会让自己在和候选人沟通中轻易的表达出来,很多候选人给我反馈是呱哥比其他的猎头要专业。

这也完成了当时发现价值,行动实践价值的产品闭环。

3、运营支撑

呱哥当时为了提高效率还做了一些运营策略,比如做了一份Q&A列表,有需要的候选人发给他们看,还设计了相关的海报在各种群里传播。

对于重复性简单的整理表格,找了一个助理进行操作,提高自己的做事的附加价值。

成功推荐一个候选人是一个漫长的交付过程,包括理解岗位,找简历,沟通意向,推给甲方、面试流程、发offer、背调等。

中间会遇到候选人匹配度不行的,候选人拿offer放鸽子的,候选人背调不通过的。

所以猎头行业更多是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行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无法交付。

这里面呱哥踩了不少坑,比如沟通问题,比如全流程跟踪的掌控,甚至如何面对行业潜规则等。

以下是当时W总给我的一些建议。


四、看清本质离场

最后呱哥在三个月时间内成功入职几位候选人,主要是高级产品经理和总监岗位,赚了真金白银的10万元,而且税收可以用发票抵扣,基本等于免税。

而且呱哥虽然实现了当初预设的价值,但是仔细分析猎头行业,我自己还是比较焦虑。

首先当时boss直聘等去猎头的平台刚刚兴起,从互联网的发展看去中介化不可避免。

其次猎头适合单兵作战,开单吃一个月,但是也意味着一个月不开单,我当时只是运气好而已,遇到了好的合伙人以及比较简单的操作岗位。

现在看确实当时运气比较好,在2016年有实力的企业互联网+相当普遍,他们有钱有资源,就差人才了,而且大都有能力承受猎头费。

而人才流动也非常频繁,那时候互联网人才1-2年流动一次,只要背景实力够硬,根本不愁找工作。

最后看猎头和其它行业一样,入门简单,但是要做好非常难,必定要有非常深厚的积累,呱哥没必要放着好好的产品经理不做,从0开始去做一个新岗位。

和互联网岗位上市期权变现不同,猎头行业其实人力密集型行业,性价比并不高。

所以落袋为安,果断离场。

五、给职场人的建议

呱哥几个月的时间内,看了几千份简历,联系了几百号人。

由于手里岗位很多,从刚毕业的小白到上市公司高管都有联系过,以下聊聊这些简历背后的一些现象。

1、关于年龄的坎

查看了大量的简历后发现互联网人的中年危机并不是35岁,而是40岁,在40岁以下还有很多总监岗位招聘,40岁以上的岗位基本就寥寥无几了,40岁以上的招聘需求,基本都是高管。

35岁是中层的坎,40岁是高层的坎。


我操作的某岗位

2、跳槽频次要合理

看到大部分人的简历发现,但凡要上升到管理岗位,少则3-5年,多则8-10年,那些在一个公司长呆的人往往比经常跳槽的人职位高。

之前经常有企业家说招人第一看重的是忠诚,这点感触太深了。

如果你的平台还不错,如果你想要做到中高层,请给自己一个5-8年计划。

但是也千万别一棵树上栓死,从业10年如果都是在一个岗位的人,往往视野比较窄,这点在中高层选拔的时候很吃亏。

建议大家通过适度跳槽或者内部轮岗形成自己复合的能力体系。

3、不轻易去创业

呱哥在简历中看到很多名校学生,一毕业就去大厂,在大厂呆了没3-5年,选择去小厂创业。

随着小厂业务解散,他们很多人都辗转各种小厂,一般是1-2年就换一家,10几年后他们和普通大学候选人履历并无差别。

小厂创业也有风险,建议如果没有很强的团队和资源,慎重选择创业,哪怕掉坑了,也应该尽快找机会回到大厂。

用自己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去博创业的成功率,无异于以卵击石。

4、做风口上的猪

呱哥之所以能兼职赚到钱,也是因为当时互联网火的一塌糊涂,人才流动快,放到现在同样的事情,可就没这么简单了。

呱哥当时还和一个30岁的CEO聊过,此人有卖掉创业项目的经历,沟通中表现出的傲慢着实让人反感,但是此人就是被抢着要。

反观候选人当中也有清华本硕毕业的人,从业20年,做的都是信息化项目,项目附加值不高,能年薪百万他们已经心满意足了。

所以不管起点和经验多少,所做的项目价值和风口决定了自己的身价。

5、珍惜生活,职场很无情

不管你是那年十八,站着如喽啰,还是公司里有话语权的中层,或者是呼风唤雨的高层。

但凡只要更新简历找工作,就意味着是一件商品,意味着砧板上的肉,要被交易的。

简历能不能捞回是要看匹配度的,比如年龄、学历、公司背景、项目经验、业绩、管理能力等。

看到很多年纪很大的人还在更新简历,但是一直无人问津,内心真心不好受,不由想到自己四五十岁了无人问津那得有多凄惨。

所以职场无情,没人会在乎你背后的努力和家庭,看中的永远是匹配度。

当下我们要做的是时刻保持危机感,提高认知,抓住风口,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当然拼搏的意义是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也请大家多多陪陪家人,他们是我们最后的温馨港湾。

原创不易,请转发在看支持我继续坚持。

 

呱说产品祝大家事业长虹(内含红包)


我的产品架构貌美如花,系统屎上雕花


解读完这32个观点,我终于发现周鸿祎凭啥这么牛了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