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头公司老板爆内幕:这一行就是从“倒卖信息”开始,从业者缺法律认知

据央视“3·15”晚会报道,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猎聘网等各大招聘平台都存在大量售卖个人简历信息的现象。

报道称,在一些QQ群里,支付7元,便可以买到一份智联招聘上求职者的简历。求职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照片、联系方式、工作经历、教育经历等信息一应俱全。

在智联招聘上,企业账户只要交钱办理会员,就可以不受数量限制下载包含姓名、电话及邮箱地址等关键信息的完整简历,并且有人兜售智联招聘的企业账户,企业账户注册通过伪造的资质申请资料也可以通过。

警方调查发现,犯罪分子一方面通过企业账户获取简历;另一方面通过QQ群批量购买简历。通过这样的途径,大量的个人简历信息源源不断流入了不法分子的黑手。

为了进一步了解个人注册招聘网站时可能面临的风险,时代财经采访了曾在头部互联网招聘公司就职,现任小型猎头公司老板的罗成。其透露,在招聘平台上,假冒公司进行招聘的现象很多,而平台除了对工商资料进行确认,还需要更进一步审核才能防止冒牌公司的出现。

此外,他还向时代财经讲述了伴随网络招聘平台“成长的烦恼”,一些平台原本就诞生于灰色地带,他表示,不少猎头公司最早也是从互相交换简历信息开始积累用户数据,这一方式所潜藏的隐患也持续到了今天。

以下是罗成的自述(经过编辑整理):

“用户没有个人隐私意识,也没有考虑过知情权”

新用户首次注册时,对于个人信息的使用,用户协议中通常是有告知条款的。所有招聘网站在挂出简历的时候,也会隐去照片、联系方式、姓名这三项最关键的个人信息。

但对于猎头在招聘网站下载用户简历的情况,以前用户是没有个人隐私意识的,也没有考虑过自己的知情权。

市面上几个大的互联网招聘平台中,猎聘网是有猎头端的,智联招聘旗下有个平台叫卓聘,卓聘也是有猎头端的,其他网站没有。如果你去前程无忧,是没有办法以猎头公司的身份进行注册的。

目前来讲,猎聘网的注册审查比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严格,也比BOSS直聘要严格一点。

猎头公司可以在猎聘网上注册,但一定会标明是猎头公司,而不会让猎头公司变成招聘企业的身份。但平台能做的也只是去看盖章版的营业执照、联系人,以及相应的名片。

如果我们把人性想坏一点,作假其实挺容易的,很多公司会根据企查查这类第三方网站,找到正规注册企业的名字,来录入他们的系统。

有人会从网上下载营业执照,然后伪造公章,用其他企业名字去注册。目前来讲,大企业被冒用的可能性非常小,新注册小公司被冒用,甚至有一些注销了的公司被冒用是有可能的。两三年前,有人假冒某些公司进行招聘,实施了违法犯罪,比如说一些传销公司,甚至是直接骗财、骗色。

之前BOSS直聘野蛮发展,不用上传营业执照也可以注册,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也有这种现象。比如保险公司招聘业务员,一些团队负责人没有独立营业执照,后来整个行业都进行了整改,要求销售在进行录入的时候,一定要上传盖章营业执照,然后签署套餐协议才能注册,这也是三四年前的解决方案。

“倒卖简历违法与否,从业者没有这种认知”

前两年,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这两个平台的问题是最严重的,它们简历库特别庞大,都是上亿份级别的。这种情况下,他们会有一些内部员工私下倒卖简历,被曝光最多的是智联招聘。目前来讲,这个现象还有,只是数量没那么庞大了。

近几年,问题比较多的是BOSS直聘,第一是虚假招聘,第二就是去年年末媒体报道的招嫖信息。它还处在一个演变发展的阶段,所以对它的监管肯定是相对较弱的。其他几家都已经上市了,它还在“跑数据”的阶段,如果数据不够,它是上不了市的。

倒卖简历是否违法,我觉得这是一个边界的问题。比如我交换1个人和100个人的简历,算不算倒卖?上万人的简历,就绝对算倒卖了。这个分界线在哪里?目前来讲,相关法律有没有,我不太清楚,至少行业从业者没有这种认知。

如果 A公司是一家招聘网站或者猎头公司,B公司把它收购了,它旗下的简历库自然而然全部归A公司,这算不算倒卖?行业大公司进行收购的时候,很大程度上是收购简历库。

绝大部分人认为收购不违法,但底层有一些东西是相通的。比如你收购这家公司,今后不再用这家公司的名字,它的员工全部被开掉了,你只是买了它的简历库。

近几年,也有很多人在网上互相交换行业名单目录,这算不算倒卖?理论上也算,因为我给你100个,你也给我100个,我只是没有用钱买,但是我用100个名字买过来。

绝对违法的是某个HR进行企业招聘,他可能掌握上万人的简历,但他出于个人利益目的,把这些直接转卖给猎头公司,这肯定是“倒卖”了。

倒卖简历的现象与历史背景也有关,猎头公司同行一直以来是有利益交换的。

每一家猎头公司的人员数量比较有限,最开始这些猎头公司起家的时候,我们内部称之为“信息条”,其实就是人员名单,都是靠cold call(营销电话)去添加的。怎么样才能做到利益最大化?肯定是两家猎头公司互相交换不同公司的信息,这就形成了一个行业同盟。

猎聘网的前身就是一个猎头行业网站,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是猎聘创始人戴科彬的姐夫,当年就是姚劲波给了他“www.lietou.com”这个域名,他才开始做这项业务。

而猎聘网积累原始数据的做法是:A公司在自己账号上传10个名单,就可以下载相应数量的名单,这就是一个猎头相互交流的网站,当这个网站产生一定的数据库后,他就把这个网站升级成猎聘了,然后再吸引企业端进来。

如果我只做一家公司,是没有办法让信息流转起来的,我手里有大把的候选人,但是跟职位对不上,而B公司可能有大把的对应职位,但他们的人跟职位也对应不上。只有进行交换,这些信息才能盘活。

HR跟猎头经常直接互换职位信息。HR可能一离职,就会从事猎头行业,或者他在离职和下一段职业之间的空隙会从事猎头岗位。他既然接了外界的猎头岗位,信息贩卖的边界在哪里就不太清楚了。

所以我觉得,简历交换可能是处于违法和不违法中间的一个状态。

“招聘行业已经走到需要精细化运营的阶段”

不同公司的简历价格是不一样的。

一般来讲,前程无忧跟智联的简历通常都不是以单份来卖,而是以一套“集合”来卖,一般也都会打一个让别人无法进行横向对比的价格出来。刊例价一般都说100元一套“集合”,但实际售卖时会打一些折扣,打完折大概也是在45-50元之间。

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上的简历平均下来都是7-8元/份。它们没办法对简历做详细分类,因为它们早期上市的时候是野蛮生长的年代,现在用户级别已经很大了,这种情况下再去做区分是很难的。

猎聘是最早开始做简历分类的,因为猎聘的定位是走中高端,就会把简历分成“精英简历”和“白领简历”。

智联招聘想专门去对抗猎聘的中高端路线,就衍生出来一个新平台叫智联卓聘,这个平台上卖的相对来讲也会贵一点。

广州的公司一般只买广州就好了,上海的公司只买上海就好了。假如说你想在北京开个分公司,你会单独买北京的简历,买外地的其实对你用处也不是很大,当然也有“不差钱”的,那就买全国的。

国内最早期的求职市场,是以职业介绍所的形式,把你个人的求职意向和信息放到介绍所里,有劳务相应需求的人,就会来介绍所找相应的人才,后期大家发现可以把数据量扩大,于是就把这些信息放到互联网上。

如果说前程无忧、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这样的招聘网站是1.0模式,那么猎聘是2.0模式,先吸引猎头端,再去反向吸引企业、用户,然后把生态做起来。

拉勾跟BOSS直聘是属于招聘行业的下一代产品。拉勾刚开始的做法是只做垂直互联网市场,因为互联网行业在那个年代刚好走垂直化运营路线,拉勾网也应运而生,而且随着互联网发展,它就起来了。

BOSS直聘是招聘模式更新了,直接跟老板来聊。它走的是精细化运营、服务,发掘用户需求——用户需求就是不希望跟HR来聊,也不需要有太多猎头沟通,直接跟用人部门沟通就好。所以Boss直聘直接是求职者跟老板和用人部门来聊业务,起码用户觉得这一轮面试我是有收获的。

当然,它需要不断地有资本入资、做广告,来吸引用户,最终也走上了类似于美团这种先吸引C端用户的扩张途径,它的增长在于不断融资。

招聘行业已经走向需要更精细化运营的阶段,如果大包大揽,一套方案解决所有问题是非常难的。这些大平台只能解决绝大部分的需求,精细化的需求还是要由猎头来做。猎头怎么样去做,那就是精细化服务的问题了。

如果以海洋生态做类比,鲸鱼下面一定有大量鱼群,所以招聘网站下面会融入不同的企业、猎头公司、候选人,大家都要依托于这个生态生存。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