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支持留学回国人才创新创业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在北京国际青年创新发展论坛上发布。该《若干措施》出台13条新政策,将留学回国人才纳入北京市统一就业促进政策体系,为其提供了创新性制度支撑和坚实物质保障。我们要以该措施为导向,打通引才活水源头,扩充流量;拓宽育才培养路径,提升质量;优化留才政策环境,稳住存量,为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不竭动能,书写一篇篇绚烂的“北京故事”。
着眼需求导向,以“回巢+引进”广开门路精准“引”才。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打牢“引才”地基,一要明确需求,找准定位。聚焦重点产业、重大项目,确定引进的核心专业领域和关键技术人才类型,画好人才画像;二要拓宽渠道,创新方式。线上依托“联系北京·全球创新服务网络”网站,建设留学回国人员求职信息平台,发布6000余个企事业单位国际职位、定期举办专场招聘会,支持海外人才线上沟通对接;线下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科技领域,联合市相关单位开展交流对接,完善参与流程,联手推动人才落地发展,构筑“引凤归巢”的坚实桥梁。
搭建广阔平台,以“倾斜+开发”因人制宜精心“育”才。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筑好“育才”格局,关键在于实践。一是试点建设留学人员实习见习基地,为回国留学人才提供大量实习见习岗位,锤炼其实战技能、增加其工作经验;二是推广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开设“留学人员回国创业高级研修班”“留学回国人才成长营”,对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开设丰富课程、配备雄厚师资,提供专业创业指导和技能培训;三是聚焦科研项目和创业大赛,开展“人才+项目”“人才+课题”培养模式,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双向奔赴”,为留学回国人才的快速适应和全面成长保驾护航。
落实激励机制,以“服务+保障”爱护关怀精诚“留”才。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完善“留才”体系,关键在于优化人才生态。一要强化人才融资服务,对符合条件的人才创办企业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减轻资金压力,让其安心创业;二要强化人才居住保障,对符合条件的留学回国人才提供免费周转住房、人才公寓和租购房补贴,减少租房困扰,让其舒心生活;三是提供人才创新发展空间,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用好创业示范基地、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载体,为留学回国人才提供低成本高品质创新空间,设置免费办公工位,让其顺心发展。
下好“引、育、留”三步棋,谱写留学回国人才之北京新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